当前位置 :
“江南第一家”趣闻
 更新时间:2024-10-06 21:36:18

话说乾隆年间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边境无战事。乾隆爷天生风流倜傥,喜欢舞文弄墨,一旦思慕江南美景,便携家带幼的由众多官兵护卫陪同,浩浩荡荡直奔江南而来。

“江南第一家”趣闻

一日,乾隆爷只带二随从微服私访,路过浦江郑宅,见一民宅上书“江南第一家”字匾。乾隆乃一国之君,更是饱学之士,当然知晓此匾的来历。“江南第一家”出自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手笔,也知道郑义门的典故。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,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,和睦相处。祖上有家规立下:子孙出仕,有以脏墨闻者,生则削谱除族谱,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。历宋元明三代,长达360余年,出仕173官吏,无贪赃枉法,无不勤政廉洁。鼎盛时期三千多人同食一“锅”饭。吃饭时,敲钟为号,在祠堂大厅长幼有序分席而坐。几千人的生活起居是那么好管理的吗?到了清朝,由于战乱、灾荒,部分郑氏后裔移居他乡,郑义门的规模虽大不如前,但仍颇具气势。

乾隆爷一时心血来潮,想一探“郑义门”内的秘密。于是以客商名义询问郑家仆人:“请教‘郑义门’的管家在哪里?我们有事相商。”仆人说:“在里进!”在南方祠堂的一层叫一进,中间隔一天井,往后叫二进、三进----,乾隆一连问了几人都说在里进,乾隆只好一直往里走,走到最后一进,带路的仆人指着一青衣少年说:“他就是‘郑义门’的总管”。乾隆大吃了一惊,仔细打量所谓的总管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小孩,看样子年龄不会超过十六七岁,未等乾隆开口,管家早已双手作揖落落大方道:“客官远道而来,管家有失远迎,失敬!失敬!”乾隆爷虽贵为天子,可如今是微服私访不可能摆皇上的谱,只得双手抱拳道:“好说!好说!”看得出总管是见过大世面的人。

乾隆爷与总管大人天南海北的瞎聊了一会,临行告别,乾隆爷道:“鄙人北方人士,做珠宝生意路过郑宅,仰慕“江南第一家”盛名,特来叨扰贵府,来的匆忙,无以为赠,手头伞具虽是简陋,但乃鄙人多年随身之物,今特赠‘郑义门’族众,望乞笑纳!”总管含笑双手接下放在边上的案桌上。乾隆爷又从随从身上拿来二只苹果,说:“此乃北方水果,谅必‘郑义门’的族人尚未知晓苹果滋味,今亦赠于‘郑义门’族人上下共品,万望勿辞!”

好个乾隆爷,嘴里说话如同蜜一般,心里实质是试探一下这位毛头小总管处理事情的能耐。

只见总管还是那样的充满自信的微笑,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双手接过二个来自北方的水果。转身吩咐仆人道:“既然客人如此慷慨大方将自身伞具相赠,我们也不能辜负客官的一番好意。这样吧,你到祠堂门口将伞打开,伞柄绑在竹竿上插在祠堂的大门口,让进出祠堂的郑氏族人都能享受到客官的伞具带来遮阳挡雨的恩惠!”乾隆暗暗吃惊,此法神妙呀!一把小小的伞能供全族的人享用,恐怕普天下只有你“郑义门”的总管想的出来啊!

伞具已处理妥当,二个苹果看你怎么分?乾隆爷在一旁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。只见总管大人还是那样的不慌不忙,吩咐道:“将这二个苹果放入石臼掏烂,烧上两大缸茶,中午吃饭时每人分喝一大碗,不枉客官的一片好心!”

等一切安排妥当,中饭的钟声刚好敲响。一拨又一拨的郑氏族人陆续穿过祠堂门前的伞具下来到大厅,每人破天荒的分到了一碗苹果茶,最后刚好还剩两碗,只见总管还是那样的笑嘻嘻,端起一碗递给乾隆爷:“鄙人借花献佛,敢请客官也喝一碗如何?!”乾隆爷哭笑不得,尴尬地接过茶碗一饮而尽。

有如此年轻有为的精明管家,难怪偌大的一个家族会管理的如此井然有序,真不愧为“江南第一家”,乾隆爷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!

一对三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不够精彩?
一对三(yiduisan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一对三 yiduisan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2号-2